道口锡器河南名贵特产。又名道口点锡或点铜,为道口传统手工业名牌产品。
道口锡器(19张)1958年《滑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山西洪洞县刘老艺人流转道口开设‘同太’号锡店,距今已有200余年”。刘老艺人来道,口营业锡器后,收徒传艺,使道口锡器店日渐增多。据19世纪30年代统计,道口锡器店仅北街就有9家,艺人达130人以上。生产规模较大而有名望的有“聚盛锡店”、“兴盛锡店”和“同兴锡店”。大锡店年产锡器约2500公斤,小锡店年产锡器约1500公斤。其质量达到七成锡以上的打“点铜”字号。
道口锡器主要以广锡为原料。其品种有茶器(茶壶、茶碗、茶盘),酒器(酒壶、酒杯),祭器(香炉、烛台) ,生活用具(盅碗、调羹、锡灯、汤壶),装饰品(花瓶、鸭池、鱼池)。所做锡器有的刻花,有的无花,制作精巧,美观耐用。其“白如银,明如镜”,有六大突出特点:泡茶烂,且增香味;长期装酒,酒味不夺;放于潮湿之处,色质不变;质量坚固,不易扁碎;使用日久,声仍宏亮如铜;若年久略失光泽,用生白布擦之,仍复如新。它物美价廉,畅销国内外。1933年《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八期刊登的《豫北道上》记载:“最地道而又最为远近知名”的道口点锡,“以官称论价,有花的每斤一元六角,无花的每斤一元四角六分”。凡至道口的游人,“吃烧鸡,买锡器,殆多不肯交臂失之。地方人士,又多以此二者为外处馈送之资”。
“有的官员还特意购买点锡品进于皇上”。由于道口点锡驰名于世,1915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物展览 会上展出。1930年又展出于北京全国土特产展览会。解放后,道口几家锡器店组成合作组,1967年并入县五金厂,每年约为省外贸局及广州宾馆订做3000公斤锡器。1975年点锡老艺人李祥深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美术代表会,受到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后又多次到北京、广州和省、地区出席座谈会及出口商品展销会。展出的产品受到国内外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