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在线
首页 > 特产 > 农林牧渔 > 畜牧禽蛋 > 内容
秦川牛
秦川牛

特产介绍

  秦川牛体格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丰满,体质强健,头部方正。肩长而斜,胸宽深,肋长而开张,背腰平宽宽广,长短适中,结合良好,荐骨隆起,后躯发育稍差,四肢粗壮结实,两前肢相距较宽,有外弧现象,蹄叉紧。公牛头较大,颈粗短,垂皮发达。髻甲高而宽,母牛头清秀。颈厚薄适中,髻甲较低而薄,角短而钝,多向外下方或向后稍微弯曲。毛色有紫红、红、黄三种,以紫红和红色居多。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役肉兼用品种牛,原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地区。关中系粮棉等作物主产区,土地肥沃,饲草丰富,农作物种类多,农民喂牛经验丰富;在这样长期选择体格高大,役用力强,性情温驯的牛只作种用的条件下,加上历代广种苜蓿等饲料作物,遂形成了良好的基础牛群。

  秦川牛是陕西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繁育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关中地区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森林密布,水草丰茂,野生动物繁盛,极宜农牧。从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发掘考证,远在距今6000年间,半坡人即定居于此,从事农耕,饲养家畜,并始有圈养。
  
  殷商时,牛被称作“一元大武”的大牢,为“宗庙之牲”,成为身价高于猪、马、羊的祭品。从已出土的甲骨文中,牛的肩胛骨和龟板,视为人与神的“通讯”工具,记载了很多史料。西周时,就有“择良牛献主”的记述,供服役和食用,当时主要是食用。以后逐渐转为役用。
  
  春秋时,推广牛耕,“择壮者作耕,余供食用”。牛便成为农耕主畜。时至西汉,秦川牛已形成显著的体形特征。咸阳市狼家沟出土的西汉陶牛,便是史证。其体态结构比例匀称,挺颈站立,躯体浑圆,肩峰明显,四肢壮实,神态逼真,颇似现代秦川牛,说明品种早已定型。
  
  宋《本草衍义》说,苜蓿“陕西甚多,饲牛马”。苜蓿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对秦川牛品质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汉唐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畜旅络续于市:肉食以牛为主,并以牛肉干作礼,谓之‘束手”。“牛羹尤为佳,膏脂润香,为上品”。长期以来,关中农民积累了丰富的选种配种、选优汰劣、精心喂养的经验。如“寸节草,铡三刀,不上料,也长膘”;“有料无料,四角拌到”;“勤添少给,先饮后喂”等口诀,世代传习,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饲养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多处种牛繁育场,并扩大苜蓿种植面积,推广青贮饲料、人工授精,实行科学养牛,促使秦川牛质量巩固提高,数量迅速发展。秦川牛已载入《中国牛品种志》、《中国土特名产》等书,曾载入法国出版的《世界名牛图谱》中,被列为珍畜。新中国建立40余年来,相继推广至青海、甘肃、四川、湖北,浙江、广西、黑龙江等2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纯种繁育和改良当地黄牛,均获显著效果。肉和活体出口港澳、日本及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