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在线
首页 > 资讯 > 消费资讯 > 正文

竹溪蒋家堰:秦楚边关第一镇

 发布日期:2010-07-17
来源:十堰广播电视报 历史上的“朝秦暮楚”之地,指的就是湖北竹溪县、陕西平利县的交界范围.而竹溪县蒋家堰镇就是在秦楚边关、鄂陕渝三省交界的地缘上。 蒋家堰镇堪称竹溪县第一重镇,距县城仅15公里,楚长城关垭和边贸露水集、魔芋食品算得上是蒋家堰镇的名片。 楚长城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古代防御工事。史称“万城”、“方城”。《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楚成王派屈完去迎敌,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 楚长城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历经春秋楚文王至战国楚顷襄王460多年之间陆续修建而成,据今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楚长城以河南鲁阳关为中心,东半部止于河南省泌阳县,西半部抵达重庆市奉节县捍关,形成楚国东北部、北部、西部长达3000多里的防御工程。 蒋家堰境内的“关垭”就是“楚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也是“楚长城”残留最为完整的一段。关垭是楚国边塞,两山夹峙中,一条大道从中而过,在此修建一个“关楼”,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背楚面秦的关垭,是用黄土夯成的城堡,1936年修汉白公路时损毁,现在的“关楼”是2000年由竹溪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复的。 旧时的关垭之上有城墙、城楼、箭垛,内有屯兵,进攻可为据点,防守可为阵地,退兵可为屏障,城楼上还设有烽火台.遇敌情则燃起狼烟,夜间则举火。―千百年来,关垭为兵家必争之地。 关垭门楼两边仍然残留着部分城墙。墙高五米,厚三米左右,随山势而绵延,经历2300多年的风吹雨打,城墙表面已经完全风蚀。剥落的墙皮上,透出石灰和糯米掺杂的灰白。而内部则填充黄土、残垣断壁的城墙上.布满圆圆的小洞.据地方史志人员介绍,这是历次战争留下的枪洞箭痕。 千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楚庄王,站在城楼上,一边是陕西平利县的仿古民居,粉壁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一边是湖北竹溪县蒋家堰镇鳞次栉比的楼房。时尤在这里交汇,让人恍惚,难分今古。 蒋家堰镇是湖北十大口子镇之一,据陕鄂边、关,扼川渝要道,独特韵地理优势,边贸经济自古发达,露水集便是蒋家堰镇的一大特色。所谓露水集,是指赶集的人起得很早,踏着早晨的露水而来,蒋家堰的露水集是从早晨五点多就开始了,周遭十里入乡的乡亲,带着自家的特产,赶到集市上。集市规模很大,六公里长的街道两旁,摊点一个挨一个,热闹非凡、来买东西的,主要是县城以及周边乡镇的,陕西平利县也有不少人过来赶集。 在露水集上,什么都可以买到,日常用品样样俱全。而竹溪县的特色小吃,则是一大亮点,如搓成鸡蛋大小、且长满长毛的臭豆渣,猛一看还以为是皮蛋。臭豆渣闻起来臭,把它切成薄片,和青菜一起煮成汤,味道却鲜美无比、当然,更少不了魔芋豆腐,四四方方如墙砖,需要多少一刀切下。至于木耳、香菇、豆腐乳、土鸡蛋、土鸡、土鸭、高山腊肉,在露水集上都可以买到。 竹溪有三大特产闻名遐迩:龙王垭茶叶,顺溪豆腐乳,还有就是魔芋食品,而竹溪魔芋食品的主要产地就是蒋家堰镇。 蒋家堰的魔芋基地曾一度达到6000多亩,开发的魔芋产品也多达几十种,魔芋酒、魔芋面条、魔芋精粉等,畅销海内外,这些自种自产自己加工的纯天然绿色食品,不但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据说还具有食疗的效果。 蒋家堰镇虽然只是一个乡镇,但是城镇建设却非常“超前”,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方面,卓见成效。蒋家堰镇逐渐成为一个既不缺少田园风光,也不逊色城市繁华的城乡结合体,称之为秦楚边关第一镇,一点也不为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