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独立界限,成立党组织,将五个村整合起来实施蔬菜产业发展,是甘肃省甘谷县磐安设施蔬菜产业园一个独有的特色。
3月27日,甘谷县蔬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金菊琴带着记者来到该产业园,宽度足以通过一辆大型运输车的产业路纵横交错,一个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
当金主任边走边介绍产业园情况时,路旁一个个类似太阳能路灯的东西吸引住了记者的眼球,心想难道这里的菜农晚上也干活?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这是太阳能杀虫灯,不光路边有,就连每个大棚内都有用来消除蝇虫的粘虫色板。金主任解释说:“这里的所有蔬菜都属于无公害蔬菜,消除虫害不用农药,而是针对不同虫害使用不同颜色的粘虫色板,以此来保证我们的‘五坪’牌无公害蔬菜品牌。”
该产业园涉及磐安镇谢家坪、李家坪、裴家坪、五甲坪和十甲坪5个村,设施蔬菜一年三茬种植,特色菜种主要有春萝卜、西红柿、辣椒、甘蓝、菜花等。形成了以特色菜为主,多品种布局,周年生产上市,四季合理搭配的生产格局。尤其“春萝卜套果菜套菜花(甘蓝)种植模式”,简称“五坪模式”,已经成为这里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
走在一个大棚前,金主任拔出一个棚内的萝卜问,看看这和市面上的水萝卜有什么区别?记者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她笑着说:“它是我们这的一个特色,叫‘红樱萝卜’,身红尖白,是我们自发自育的一个品种,只有咱们这里才有。”记者品尝过后才知道,这个“红缨萝卜”不光色泽好看,而且口感极好。
在一个大棚内,记者遇见了正在棚内绑西红柿苗的李家坪村村民李小成,经过了解得知,他是当地种植大棚一个典型代表,也是科学规范种植的带头人,多年种植大棚的经验及平时不断学习的科学种植知识,让他在当地小有名气。李小成对记者粗略算了笔帐,目前他管理种植着3亩地总共8个大棚,一年三茬下来收入近20万元,除去40%的投入,一年能挣近12万元。
金主任说:“所谓的‘五坪模式’就是‘一年三茬’栽培模式,第一茬在前一年的12月上旬整地、施肥,中旬开始播种春萝卜、香菜、莴笋等,陆续进行采收;第二茬播种西红柿、辣椒等,同时在大棚内设拱棚进行西瓜茄果类育苗;第三茬播种包菜、菜花等。”
近年来,该产业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裴家坪、五甲坪各建有产地市场1处,240多名蔬菜产业经纪人常年活跃在新疆、内蒙、青海、陕西、广东等地,成为产业园蔬菜大量外销的桥梁和纽带。
谈及今后发展,金主任说,他们将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新建全自动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提升蔬菜设施生产条件,把五坪蔬菜基地建成生产要素集聚、科技水平先进、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