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在线
首页 > 资讯 > 农产资讯 > 正文

河北赞皇黄北坪乡100万公斤长势良好的大葱滞销

来源: 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11-11-01

    赞皇县读者来电:赞皇县黄北坪乡槐疙瘩村、黄北坪村、长沙村,三个村十几年来不种玉米种大葱,村里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靠卖葱维持生计。今年没有商贩来收,大葱都还在地里长着,愁坏农户了!    

    大葱滞销愁煞农民

    收葱时节已过,走在黄北坪乡的山路上,路两旁葱地仍旧绿油油的,大葱个个都长到了七八十厘米。

    “光俺们村就种了50多万斤,按以往的销价能卖近30万元。可今年都烂在了地里。”槐疙瘩村村支部书记郑志国愁眉紧锁。

    “现在只要有人来收,俺们就卖,不管多少钱!再过上个三五天,要是还没人来收,地被葱占着麦子就种不上了。来年连吃饭都成问题!”一位农妇带着哭腔说。

    65岁的王素萍天天守在大葱地里,她不明白,长得这么好这么壮的葱怎么就卖不出去了?“俺们上岁数的什么也干不了,只能种些农作物。这一亩地能卖大几千元啊,今年白白没了!”王素萍边说边抹眼泪。

    一位农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盒葱籽大约70-80元,种植一亩地大葱至少要用两盒葱籽。从葱籽下地到葱成熟,五个月的生长期内要浇水十余次,洒3-5次化肥,每袋化肥100多元。为了让葱白长得更长,村民还要喷药四五次,也就是说,一亩地的葱至少要投入近一千元。这些还是不包括人工劳作费。

    “你们帮帮俺们吧!”热情的村民从地里拔了一捧长势最好的葱,硬是塞到了记者手里,“你拿回去尝尝,我们这个葱好吃着呢!”

    100万公斤销不出去

    黄北坪乡乡长米彦朝介绍,黄北坪乡大面积种植大葱的有三个村,槐疙瘩村、黄北坪村以及长沙村,目前至少有100万公斤卖不出去。

    他还介绍,大葱是这三个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没了这个收入,老百姓下一年的花销就落空了。乡里面也在积极地给他们找销路,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消息,“现在村民都急得团团转啦!”

    有购买意向者,请与槐疙瘩村村支书郑志国联系,电话:13722983931,或与黄北坪乡乡长米彦朝联系,电话:13831180406。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