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在线
首页 > 资讯 > 保健资讯 > 正文

深圳门诊均次药品费用降2.2元 看病依然贵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3-09-13

  在全市公立医院执行药品“零加成”政策一年来,深圳人看病的费用是否下降了呢?昨日,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答案: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全市公立医院平均门急诊每人次的药品费用为87.2元,较2012年上半年总体下降了2.6%;平均住院每人次的药品费用为2129.2元,较2012年上半年总体下降1.7%。不过,从就医人群来看,相对于医保病人门诊药品费用的下降,自费病人门诊每人次药品费用则上涨了2.8%。

  然而,深圳市民是否觉得看病费更便宜了呢?在取消药品加成一周年的时候,南方日报也对100位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患者认为看病费用增加了,近四成人认为医疗检查增加,六成多市民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一般。

  门诊每人次药品费用下降2.6%

  为探索解决医疗机构“以药补医”体制的弊端,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2012年7月1日起,深圳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包括政府办社康中心)取消药品加成,同时纳入医保定点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也对医保病人也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这意味着全市公立医院、政府办社康的药品费用将下降15%—25%。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城市。

  今年7月,市卫人委对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施药品零加成一年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一年来,公立医院就医人群药品费用负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按照总体就医人群统计测算,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全市公立医院平均门急诊每人次的药品费用为87.2元,较2012年上半年总体下降2.6%。其中,市属公立医院下降3.0%,区级公立医院下降2.4%,街道公立医院下降3.7%。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康中心每门诊人次的药品费用为29.2元,下降13.3%。

  同期,全市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每人次的药品费用为2129.2元,较2012年上半年总体下降1.7%,其中市属公立医院下降9.27%、区级公立医院下降9.38%,街道公立医院则上涨4.6%。

  自费病人门诊药品费用上涨2.8%

  2012年7月1日,为了弥补医院零加成的损失,深圳也提高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门诊和住院诊查费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每门诊人次提高门诊诊查费12元,其中三级医院的门诊诊查费每人次提高14元,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门诊诊查费每人次提高11元。平均每住院床日提高住院诊查费37元,其中三级医院住院诊查费每床日提高43元,二级医院住院诊查费每床日提高33元,一级医院住院诊查费每床日提高24元。

  医疗服务费用的上调,也导致不同的就医人群药品费用下降有所不同。统计显示,医保就医群体平均门急诊每人次的药品费用总体下降7.5%,其中市、区、街道三级公立医院均呈下降趋势,但自费就医群体平均门急诊每人次的药品费用则总体上涨2.8%,其中市属公立医院涨幅较大。

  出现这一情况,市卫人委规财处副处长侯力群分析认为,首先,相对自费病人,医保病人的用药目录固定,因此药品的成本固定,取消药品加成后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而自费病人的药品没有纳入社保药品目录,因此,自费病人的药品成本不固定,随着物价的上涨,药品成本也会增加。其次,门诊诊金提高后,自费病人开药增多,“对于自费病人来说,掏20多元挂号若只像以前一样再开50元的药,会觉得划不来,要求多开药”。此外,医院自费病人的门诊人数下降,看病周期长了,平均费用就上涨。

  与此同时,医保就医群体平均住院每人次的药品费用总体也下降1.9%。其中,市属公立医院降低12.2%,降幅较大,但街道公立医院则增长了16.4%。自费就医人群平均住院每人次的药品费用总体下降2.8%,市、区、街道三级公立医院均呈下降趋势。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康中心也继续发挥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主力军的积极作用,医保就医人群和自费就医人群平均门急诊每人次的药品费用分别下降9.5%和21.5%。

  诊查费提高致不少患者看病更贵

  在取消药品加成基础上,深圳公立医院同步开展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推出了“1+6”组合拳,即在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医疗服务收付费制度、改革药品流通竞争制度、改革药品耗材采购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商业贿赂防控、加强公立医院行为监管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一年来,诊查费的提高也让不少患者抱怨看病贵了。市卫人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药品零加成政策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改革措施,虽然有效降低和控制了每单元就诊人次平均药品费用部分,但医疗服务部分的费用仍在增长,广大市民的就医感受仍未彻底改观。

  该负责人表示,要达到医药分开的预期效果,彻底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不仅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尽快形成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不断强化公立医院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更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推进,各相关环节工作的改革、互动,在改革药品招采制度和流通体制、完善财政补偿和医保支付制度、健全医药价格体系等方面,加快汇集各部门的合力,形成改革“组合拳”,让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成果能够长期惠及市民。

  调查

  药品费用降

  看病依然贵

  深圳医药分开改革已进行一年,老百姓是否觉得看病费更便宜了,开药更合理了?在取消药品一周年的时候,南方日报到深圳各大医院对100位患者做了问卷调查,以检验一年来改革的成效。

  本次调查覆盖了医保人群和自费人群,其中62%为综合医保,14%为农民工医保,3%为少儿医保,还有21%为自费人群。事实上,大部分市民对医药分开政策并不了解,在本次的调查中,45%的人根本不知道何谓取消药品加成,何谓医药分开,只有7%表示非常了解。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政策是否施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医院的药费、检查费、服务态度、资源等方面是否有改善,这才是对老百姓最大的实惠。

  看病费:近四成市民认为看病费用增加了

  深圳医药分开改革一年来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实行了零加成销售,这意味着西药价格最多下降15%,中药、中成药价格最多下降25%。然而,在关于“就医过程中看病费用与之前有什么变化”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的人认为就医过程中看病费用没有变化,38%的人认为看病费用增加了,只有20%的人认为看病费用减少了。在市民最关心的医改问题中,45%的人希望虚高的药价还需要再下降。

  开药量:近半市民认为开药量没有变化

  在市民普遍觉得看病费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医药分开改革中医生服务费提高,也就是诊金提高,这是否会让医生开药量有所减少呢?调查显示,14%的人认为开药少了,21%的人认为开药更合理了,但49%的人认为开药没有变化,16%的人认为开药增多。

  姜大妈皮肤过敏,在罗湖区一家医院看了三次病,开药的种类从2种增加到5种药,费用也从100多元涨到500多元。开药量的增加让姜大妈觉得很疑惑,但医生看病时间太短,也没有和她说明个中的缘由。

  检查量:近四成人认为医疗检查增加

  检查费是市民就医过程中支出的大部分,实行医药分开改革后,医疗检查是否有相应变化呢?问卷调查显示,39%的人认为检查增加了,55%认为没有变化,只有6%认为检查减少了。

  上班族夏小姐在挤公交的时候不慎摔伤,来到医院后医生让她照B超,又给她开了止痛药,花了1000多元。“其实就是一般的摔伤,膝盖有点淤青而已,其实过几天就慢慢好了。”

  不过,市民陈豪却觉得如今的医疗检查减少了,“以前有事没事都要验血,至少最近没有这样的情况了。

  就医机构选择:到社康中心就医市民不足两成

  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同时,政府办社康中心也实行了药品零加成政策,且只收取10元/次的一般诊疗费,不再收取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等。在此政策的引导下,是否会有更多的市民愿意去社康就医呢?然而,在关于“优先选择的医疗机构”的调查中,65%的市民依然会优先选择市属三甲医院看病,18%的人优先去区级医院看病,只有2%的市民到街道医院看病,15%的市民优先去社康中心看病。

  服务态度:六成市民认为服务态度待提升

  门诊诊金和住院诊查费的提高,不仅是为了弥补医院零加成的损失,更是为了体现对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重视。对于患者来说,看病费用增加,得到的医疗服务是否会更好,医生的服务态度是否更佳了呢?然而,大部分患者回答的依然是否定的答案。针对“在实行医药分开政策后,您觉得在就医过程中医生的服务态度如何?”的调查,62%的市民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一般,10%的人认为服务态度比较不好,4%的人甚至认为医生的态度很差,只有24%的市民认为医生服务态度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民关于医改应改进的问题中,医生服务态度提高成为市民最迫切的需求。调查显示,47%的市民都希望能够提高医生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42%的市民希望能降低药品的费用,43%的市民希望减少医院大检查、大处方,12%的市民希望医院杜绝收红包,1%的市民希望能减少排队时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