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书记 何平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书记何平3月6日在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发言表示,武隆区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重庆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总理报告中讲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武隆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目前,全区75个贫困村达到整村脱贫标准,今年顺利摘掉“国贫县”帽子。接下来,武隆区将从培育壮大增收产业等四个方面巩固深化脱贫成果。
据何平介绍,2014年,武隆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1.6万户、5.5449万人,贫困发生率18.5%。这几年,先后40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出台“1+11”总体方案,实行“一票否决”硬性考核,全力实施“十大攻坚行动”。通过集中攻坚,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目前,全区75个贫困村达到整村脱贫标准,14266户、50338名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以内,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卡时的2215元增长到6842元,增幅达208.9%。今年顺利摘掉“国贫县”帽子。
何平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何巩固深化脱贫成果是一项重大课题。总书记教导我们“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扛起脱贫攻坚之责,全面贯彻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深入实施“巩固和深化脱贫成果三年计划”,力争到2019年,除政策兜底的农村贫困人口外,原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让贫困人口在小康路上不掉队。
据何平介绍,武隆区将从四个方面抓成果巩固:
一是培育壮大增收产业。坚持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特色产业”三大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培育发展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等六个“十亿级”特色产业。
二是着力缩小发展短板。大力实施“补短板”工程,加强农村水电路建设,实现行政村通客率、撤并村通畅率、农业社通达率3个100%;推进14座中小型水库、水厂、管网等建设,实现农村地区“户户自来水、家家安全水”等。
三是健全后续保障政策。在市级政策基础上,研究出台13项后续扶持政策。如完善医疗救助保障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教育扶贫等。
四是切实减少返贫人口。紧扣“六个精准”,继续结对帮扶,对26个乡镇、75个巩固村和1.6万户巩固户实现对接帮扶全覆盖等。
何平提出,为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建议在国家层面:
一是持之以恒地加大公共服务保障的支持力度。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贫困地区重点倾斜,加大困难群体“兜底”力度,提升均等化水平。特别是加大健康扶贫实施力度,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建立大病救助基金,消除因病返贫现象。
二是更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建设上优先布局贫困地区;结合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先规划布局、支持发展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