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江苏省太仓港的武港码头,眼前是长江主航道上川流不息的万吨轮。武港码头运输的是铁矿石,原来大型船舶只能在沿海港口停靠,将铁矿石卸下后,再由小船分装运输到长江沿线的钢铁企业,运输成本极高。如今,武港码头的吃水量从10.5米变成了12.3米,相差了1.8米,大约是一个人的高度。它的货运级别翻了一番,从原来的10多万吨变成了现在的20多万吨。
600多年前,郑和从位于长江边的太仓港扬帆启航、七下西洋。如今,太仓港引海入江,继续放大优势,太仓港成了全国唯一一个享受海港管理的内河港口,极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从“江港”变成了“海港”,武港码头也是这个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地方。
集装箱吞吐量五年翻一番多
“布拉尼”载着554个标箱开往东南亚,“新明州28”载着812个标箱开往日本关东,“吉锋”载着365个标箱开往日本关西,“锦江之光”载着352个标箱开往韩国釜山、日本北九州,“北海”载着15个标箱开往仁川。8月19日这一天, 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从太仓港发出5个航班,也为太仓港的发展作出了生动注脚。
近几年来,太仓港弘扬“郑和精神”,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战略合作、改革创新,不断加快码头建设,持续加密航线航班。现在,太仓港形成集装箱、件杂货、干散货、液体化工、装备制造5大作业区,集装箱航线进入“近洋、内贸、洋山、长江(运河)”全线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24条近洋航线直挂日本、韩国、我国台湾、越南、泰国和俄罗斯等20个主要港口,46条内贸航线全面对接沿海21个港口,79条长江(内河)航线覆盖长江所有港口,40条洋山支线实现定时、定航班的“公交化”运营。
太仓港成为拉动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主引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助推器”和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主力军”。预计,2017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5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5亿吨,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长114%和108%。
临江智造业加速迈向千亿级
7月18日,由全球切削液行业的标杆企业美国马思特投资设立的切削液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太仓港区。这一项目计划新建年产2万吨高品质金属切削液,亩均投入800万元,亩均税收超100万元。这表明港区临江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的培育,国家级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起央企、美企、世界500强三大特色企业集群,形成了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标准箱制造基地、国内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化工品中转基地、省内最大的PVC生产基地、沿江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面对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近几年来港区精准定位产业,精挑细选产业链高端环节、行业细分精英和技术层次尖端项目,改造提升电力能源、润滑油等骨干产业,全力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科创产业规模化发展。2017年港区规模工业产值目标是685亿元,预计完成730亿元,比2012年增长25.1%以上。
在港区的引导下,世界500强企业BP公司投资建设的港区改扩建项目进入调试阶段,该项目亩均投入超过2000万元,港区基地亩均年均税收将高达150万元。正在实施的富兰克油品项目则是通过腾笼换凤方式入驻港区,项目设计生产各类润滑油10万吨,亩均产出1500万元,税收近100万元;美佳润项目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建设10万吨高档润滑油基地。
物流供应链价值链联动拓展
在港区似鸟华东国际物流商贸中心,记者看到,项目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由日本家具家饰品行业巨头似鸟株式会社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5亿美元,计划建设16万平方米多层物流库,以及2万平方米展示和商贸中心。
近年来,港区推进物流供应链和价值链联动发展,重点引进创新类物流贸易综合运营商,着力发展与港口物流相关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爆发式增长的物贸大港,构建物流加贸易的服务业名片,持续增强太仓港和港区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今年港区服务业增加值目标是71.55亿元,预计比2012年增长57.9%。
“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 、社会资本效应等经济效应,可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信誉度,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充分用好经开区、综保区和一类口岸三张“国家级”金字招牌和区位独特、商务成本较低等优势,加快融入上海步伐,出台并兑现优惠政策,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布局,不断壮大总部经济。去年,江苏宝洁、怡球资源、雅本化学、天顺风能、武港码头等5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增幅超过8%。
世界500强企业宝洁把港区作为打开中国华东日化市场的“桥头堡”,注册成立江苏宝洁有限公司,建成投运香波车间、液洗车间和7.7万平方米物流中心。在现场,记者看到走下生产线的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等香波,与宝洁旗下的化妆品、护肤品、小家电组合后,发往华东三省一市的客户和消费者手中,江苏宝洁已经成为宝洁在亚洲最大的生产和物流基地之一,对地方财政的贡献逐年递增。
通讯员 赵勇 李萍 江苏经济报记者 谢树仁 蔡逸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