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厦门楼市各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购房者特别是刚需客户加快了购房步伐。
数据显示,2月份厦门商品房成交量大幅攀升,成交面积达21.9万平方米,较1月份增加50.1%。其中商品住宅成交18.4万平方米、1622套,接近1月份的两倍,价格则有所下降。机构认为,进入3月份,市场的“平底锅”走势还将继续,但各楼盘之间的客源之争将更加激烈。
不少楼盘都加推房源
尽管2月新开盘的商品住宅仅有同安的禹洲·溪堤尚城,但从整体上看,楼市推盘量大增,联发·杏林湾一号、源昌君悦山等不少楼盘都加推房源。
数据显示,2月份厦门商品房新增供应面积为24.3万平方米,环比上月的6.4万平方米增加277.3%,同比去年2月更是大幅攀升,达482.6%;供应套数为2410套,1月份的这一数据仅为842套。
其中,新增商品住宅供应面积18.1万平方米,几乎是1月份4.7万平方米的4倍,同比更是大幅增加了1004.1%。供应量最大的属思明区,为93335平方米、492套,分别占全市的51.6%、37.5%;其次为集美区,新增商品住宅48138平方米、424套,分别占全市的26.6%、32.3%。
商品住宅成交环比翻一番
上月,楼市促销力度再度升级,多个楼盘借情人节推出大量刚需房、婚房,效果显著。
根据数据,2月厦门全市的商品房成交量大幅上升。商品房成交面积为21.9万平方米,环比上月的14.6万平方米上涨50.1%,但同比去年2月份的33.5万平方米则下跌了34.7%。
商品住宅方面,2月份的成交面积为18.4万平方米,与1月的9.2万平方米相比翻了一番,但同比去年2月则下跌15.9%。
从区域上看,岛外市场主力的地位不可撼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14.2万平方米、1326套,分别占全市的77.5%、81.8%。其中,集美区以78447平方米、743套的成交量占据首位,分别占全市的42.7%、45.8%;其次是海沧区,成交面积31120平方米、261套,分别占全市的17.0%、16.1%。
总价100万元以下最受欢迎
始于去年年底的降价潮已经从岛内传导到岛外,从民企传导到国企。“特价房”、“一口价”等促销手段使不少楼盘价格有较大下调。
全市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1259元/平方米,环比今年1月的11435元/平方米略降1.5%。其中,岛内成交均价为18008元/平方米,岛外成交均价为8983元/平方米。
商品住宅方面,全市成交均价为12014元/平方米,环比今年1月的14024元/平方米下降14.3%,同比去年2月的16155元/平方米则下降25.6%。其中,岛内的成交均价为20999元/平方米,岛外的成交均价为9403元/平方米。从各区域来看,湖里区以21339元/平方米的价格位居全市首位,其次是思明区的20688元/平方米,再次为海沧区的10182元/平方米,集美区为9891元/平方米,翔安区为8076元/平方米,同安最低,为7096元/平方米。
从商品住宅成交单价上看,8000—10000元/平方米所占份额最大,占全市30.1%。总价方面,100万元以下的房子占全市40.5%。这充分说明,支撑本轮市场放量的仍然为刚性需求。
目前观望情绪有所减弱
由于岛外市场特别是集美区供应量大,而且以中小户型为主,深度契合刚需客户的置业需求。因此,本轮市场回暖最受欢迎的仍然是中小户型。从面积上看,90—130平方米的户型成为成交主力,占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的40.9%;其次是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全市21.9%。从户型上看,成交量最大的是三房,占39.2%;其次为两房,占31.0%。
城市年轮资讯中心认为,经过2月份以价换量促进成交的“试水”后,岛外众多刚需楼盘正积极备战3月。海上五月花、杏林湾一号、黎安小镇等都将推出新房源,意在争抢客源。大量供应意味着激烈竞争,以价换量成为快速去化的主要途径,因此3月有望形成一波价格促销、抢夺刚需客户的成交潮,进而带动第二季度的楼市成交。
当前楼市调控难以放松,市场的“平底锅”走势还将继续。目前市场由“量减价滞”转向“以价换量”,说明观望情绪减弱,供需互有妥协。在调控真正放松前,楼市要走出平底锅路径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