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济宁境内儒家文化、运河文化、佛教文化、始祖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儒家文化更是影响整个世界。济宁资源优势独特,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拥有270多亿吨的煤炭储量、居全国
第二位的稀土储量和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是在海内外素享盛名的文化圣地和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孔四孟、水泊梁山、河湖湿地、中都佛苑等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各具特色。近年来,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济宁在2007年就作出了加快推进经济战略转型的决策部署,下大力气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把提速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旅游业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去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5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6.4亿元,占全市GDP的10%,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转型中的引擎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随着尼山圣境、微山国际度假岛等一批投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重大旅游项目落户济宁,不仅能够为济宁市城市转型发展增强活力与后劲,而且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兖州是古九州之一,素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美誉,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县市之一,在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兖州市一手抓工业经济的做大做强,培植出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等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几百亿的大企业、大集团,一手抓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壮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2010年投资兴建的兴隆文化园,是以佛教文化资源为基础,集名寺、名塔、演艺、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兴隆文化园的建设,对于促进兖州旅游业跨越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对于推动济宁旅游业由相对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全方位旅游的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在·兖州——2012城市转型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动济宁市文化旅游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济宁市将认真借鉴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学习旅游业发展前沿的新理念、新知识,探索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全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尽早把济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