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在线
首页 > 特产 > 农林牧渔 > 坚果干果 > 内容
大同面人
大同面人

特产介绍

  大同面人通常是用来送礼,尤其是当作长辈送给后生晚辈的礼物。不同阶段送的面人是不一样的。未满周岁的小娃就爬娃娃模样的面人;大一点的孩子就送的髻高绾的美少女或天真烂漫童子的面人,传递出长者对晚辈的真心祝福。面人晾干后,便成了孩子们的玩具。
  
 曾经,晾干的面人是孩子最美好的玩具,而现在,捏面人、送面人的习俗在城区日渐消失,只会郊县才能看到面人的踪影。农历七月街市上,还能看到刚出笼的面人出售呢!

 在元朝末年,大同地区的人民深受异族压迫,有不少人家里就住了外族人,百姓敢怒不敢言。为了保证百姓不能反抗,当时规定人们家中不能放厨刀,而是几家人合用一把,轮流使用。苛政和暴行让百姓开始想办法对付当时被认为是贵族的异族人。人们为了秘密地传递信息,就在七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互赠面人,在面人肚里暗藏了纸条,告诉对方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起义。因此民间有“七月十五送面人,八月十五杀靴子”的俗语。
  
 面人的习俗并不是起源于元朝,在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就对捏面人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谓之为“果食”。我市民俗专家认为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面塑技术距今至少已有1340多年了。
  
 在宋朝、元朝的时候面塑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民间盛大的宴会,常在入席前,将面粉捏成的各种人物鸟兽,作为一种席前招待,供客人们观赏。
  
 到了明末清初,每逢腊月赶集的时候,就会有背着长架小箱,以捏各种人物虫鸟为专长的捏面人师傅出现在街头。再后来这一风俗渐渐地延续了下来,亲戚之间互相赠送面人以图吉利,同时也在炫耀自己的面塑功夫和技巧。
  
 大同面人成了大同妇女手中的一道绝活,白面在手中经捏、搓、揉之后已十分精道,再做人成物会栩栩如生。一般大同面人是用高梁杆做骨架,用黑豆做眼睛,然后上锅蒸,十几分钟后一个鲜活的面人就会脱颖而出,然后在其身上着彩,出笼后的面人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大同面人有别于北京面人,北京面人多半是插棍面塑,就是在细棍上面捏些孙悟空、猪八戒等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供孩子们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