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茶又称制茶(炒茶)即用温火烘茶,古代制茶技术。焙茶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这是古人采用寓贮于焙、既贮又培的科学制茶方法。
茶叶烘焙的理论基础,视茶叶成分中氨基酸、单糖及双糖类,在受火过程时所产生的酶促反应现象。而烘焙茶叶即是视茶叶的水分果胶质、重量,透过烘焙器具的风、火、时间的互动关系,寻找并掌控酶促反应到所需要的涩、香、味。
团茶水份若未干,易发霉败坏,难以存藏故须焙干以利收藏。掠干后的团茶,先用棨(锥刀)挖洞,再用竹扑将已干的茶穴打通,最后用一根细竹棒将一块块的团茶串起来,放在棚(木架)上焙干。焙炉掘地二尺深,宽二尺半,长一丈,上有低墙。焙茶的木架高一尺,分上、下二棚,半干的团茶放在下棚,全干燥后则移到上棚。
陆羽在《茶经》中曾谈到唐代烘焙茶叶的工具叫“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间还有一层隔板,上面有盖,一侧开门。
焙茶时,将“育”放于“床”(即木板架)上,将茶放在中间的隔板上,下面一层即放贮火器“贮糠煨火,烘烤潮气”,遇黄梅季节甚而“焚之以火”。焙茶必用文火煨,使茶饼常温,这样水分逐渐蒸发而茶叶的色、香、味俱在。焙茶既是烘焙茶叶,又是贮藏茶叶的方法。
宋代焙茶时还要用焙篓和火炉。“先将煮燃的炭放于火炉中,再以未煮燃的炭围在已燃炭的四周,上用轻灰稍加覆盖。把空焙篓先放炉上烘烤,"以驱散茶焙中的潮气,再将茶置于焙中”。茶焙中的温度也要有一定的控制,“以探手炉中,火气虽热,而不至于烫人手者为佳”。焙好的茶饼则存于“漆器中缄藏之”,如此焙贮,以保持茶色常新。
明代的散条形茶,放于茶焙中培时,则先用大盆贮火,再在旧火灰里埋进未煮燃过的炭,再用已燃过的炭块盖子上面后,将火盆放于茶焙下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