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在线
首页 > 特产 > 特色食品 > 日用食品 > 内容
乌米饭
乌米饭

特产介绍

 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做乌米饭的植物可以有南烛(古名杨桐,又名乌饭,属杜鹃科常绿灌木,叶草质,椭圆状卵形,新叶鲜红,老叶深绿;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白色;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注意这不是南天竹)、乌桕(这是乔木)、枫等。孙思邈方书曰:"南烛煎,益髭发、即容颜,兼补暖,又治一切风疾,久服轻身明目,黑发驻颜。"枫树的嫩叶可代茶。乌桕的根皮及叶入药,有消肿解毒、利尿泻下之效。

 宋代葛胜仲的《四月八日蒙文饷黑饭》诗描绘了当时浴佛节食用青精饭的情景:“热际初尝四月八,磨香灌佛晓泉寒。丞公忽致般木饭,儿辈惊看欢喜丸。”另一首云:“点漆饭蒙清净供,翻匙那敢配羊寒。独欣法味盈斋钵,尚欲诗辞看弹丸。”宋代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说:“岳州四月八日取羊桐叶淅米为饭,以祠神及祖先。”
  
 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谷之四)中则说: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此外,宋人也在上巳节(三月三)吃青精饭。据宋代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记载上巳节所食的青饭曰:“南烛木冬夏常青,取其叶,捣碎,渍米为饭,染成绀青之色,日进一合,可以延年……今上巳青饭……闽俗效之。”(海马注:三山就是福州,后面还会说到福建畲族的乌米饭)。
  
 元代开始在诗词中始见在寒食节吃青精饭,吕诚《寒食漫兴书所见三首》:“加餐未厌青精饭,烂煮那无白石羊。”戴表元《寒食》:“寒食清明却过了,故乡风物只依然。穷中有客分青饭,乱后谁坟挂白钱。”明清以后,青精饭还成为南方许多地区社日的节令食品,如明代广东一带社日食用的五色饭也是从青精饭派生而来的。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卷载:“今苏罗人每以社日为青精饭相饷。”--按,今天上海一带清明节吃的青团,明代郎瑛认为这也是从青精饭演化而来。他的《七修类稿》卷四三说:“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今变而为青白团子。”
  
 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同时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这种传统手工制作而成的乌米饭,不仅口感清香,而且能益精气、强筋骨、明目乌发、健脾益肾,久服还有轻身延年的功效。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乌米饭制作技艺在一些畲族村居几近失传。乌米饭是利用乌稔树的树叶榨汁浸泡糯米染黑蒸熟而成,然而,要做好乌米饭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位生活在畲汉混居山村的教师却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长年的制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乌米饭“黑、亮、晶、香”四大特点。他利用暑假走访了闽东很多畲族村,寻找有关畲族的书籍了解乌米饭的来历,并向乡亲们讨教制作工艺,还到了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考察。使得山沟沟里的乌米饭渐渐走出大山,赢得了“福建金牌老字号”等一系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