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在广州工作的非广州户籍人员试图通过挂靠广州公司来享受广州医保待遇。在市面上,每年只要花上1000元左右的服务费,可以轻易找到这样的代办中介。
如果不是记者揭秘,许多人恐怕还不知道,我们身边还有一大群人徘徊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仅天河区一家社保代办中介每月都有500人前去办理,足窥其盛——不惜以涉嫌骗取医保的方式为自己购买一份医疗保障。
大量的非户籍人士无法购买、享受医保,人们很容易把矛头指向地方医保部门,但说句实在话,在各地经济条件、社会保障尚不均衡,医保还处于各自为政的语境下,一个城市的医保要实现全覆盖、惠及非户籍人员暂时恐怕还有难度。放在大视野之下,流动人口的医保其实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需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解决。
非户籍人口通过中介公司购买医保,每月也要花费数百元,每年近万元,如果统筹起来,再加上公共财政的支持,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应该不成问题,问题就在于制度的衔接。假如全国医保实现“一卡通”,参保人在医院看病结算时,只要支付应由自己承担的那部分医疗费用,应由医疗保险支付的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院直接进行结算(至于报销额度,完全可以按参保人购买地的规定支付),非户籍人员的医保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随着改革的深入,有不少省份试水“一卡通”。广东亦于去年启动“医保一卡通”,争取在两三年内在省内跨市就医,可即时报销医保。作为医疗保障的重大公共政策,局限于一省一市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在更高层面破题,才能解决数亿流动人员的医疗后顾之忧。